专家
大学生应自我约束管理
记者发现,各高校处理学生宿舍垃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公寓每层都有大垃圾桶,学生将垃圾倒入大垃圾桶,再由保洁员拿走。而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则是在每幢寝室楼下都有垃圾桶,学生需将垃圾带下来,再由阿姨清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有自我约束、管理的意识。”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国家高级心理教练李豫成说,学校服务太细致,若让学生连力所能及的活都干不了,这对他们的成长并无好处。如果学生宁愿生活在垃圾堆中,而不愿清扫,至少说明他的劳动观念有问题。李豫成说,学校可以提供扫帚等工具,让学生经常打扫宿舍及周围卫生,从而树立一种自立自强的意识。本报记者周金柱王洁
相关新闻
西电校长寄语大学生
离开父母照顾要学会自主生活
昨日下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的“相约校长下午茶”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在与34名大一新生座谈时,就大学生活和学业规划和同学们展开了交流,她也谈到了最近有学生抱怨宿舍里没有垃圾桶的问题。
谈到学习时,郑晓静希望同学们能坚守住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要为了今天的饭怎么这么差,在宿舍里面晚上没睡好觉这些小事情,而把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丢到一边了。”郑晓静说,大家关心的宿舍装空调、供热水的事情,学校正在积极推进,改善宿舍环境。郑晓静还站在学生的立场表示,有人认为大学生要求装空调有点娇气,但她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时代不同了。
谈到最近有学生抱怨宿舍里没有垃圾桶,要把垃圾扔到楼下的问题时,郑晓静说,“这没什么好抱怨的,我每天也要把垃圾放到我们楼下的垃圾桶里,这就是学会生活!”郑晓静希望学生们离开父母的庇护和照顾后能学会自主生活。她还希望学生们学会面对挫折和对家庭、社会负责任。本报记者卢红曼
编后
孩子,你为什么不愿劳动了?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现在的90后大学生恐怕不少人也是唱着这首《上学歌》长大的。
劳动,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职能的细化,很多人可以不用从事体力劳动,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弱化自己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能力。现在一些80后、90后,家里有父母照料着一切,到了大学反而什么都不会做了。
之前,有媒体报道过某学生考上大学后,因洗不了衣服,收拾不了床铺而无奈退学的事情。这种情况可能不多见,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年轻人劳动观念的变化和基本劳动能力的丧失。
有网友说,下楼随手一扔的事,举手之劳有多难?
是啊,小小的宿舍能制造出多少垃圾?自己下楼时提着扔到垃圾桶,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保洁员,与己方便、与人方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