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瑞利实习生任冀)昨日,西安市教育局召开会议安排2014年教育改革工作,明确了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内容,并提出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提到将逐年提高综合素质在中考总分中所占比例。
“支教”新政可遏制择校热
2012年以来,西安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两改革两创新”,即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会议强调,2014年要进一步深化“两改革两创新”。在大学区管理制改革领域,正在制定教师交流相关规定,对从主城区交流到边远地区的教师,在福利津贴、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岗位培训等方面进行倾斜,通过政策优惠促进教师交流。
铁一中教师梅娟说,没优惠政策时,她去长安支教过1年,现在提出政策倾斜很好,能很好帮助提升偏远地区教育水平,可有效遏制择校热。
构建跨区域大学区主城区与农村对口帮扶
据了解,大学区改革实施以来,周至、蓝田等农村地区由于大学区学区长水平不足,不利于整个大学区的整体水平提高。
为此,西安市教育局决定,2014年将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由主城区大学区与农村大学区对口帮扶,让城区学区长学校帮助农村学区长学校,解决农村地区学区长学校优势不足问题,推动教育资源由小区域均衡过渡到大区域均衡。
同时,还将构建信息化平台,让偏远地区的学校享受到与主城区学校同等的优质信息资源。
启动大学区示范校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给予奖励。
初中招生继续“5·26”测评
在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方面,2014年继续实行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招收新生的方式,形式上坚持“5·26”集中测评,内容上坚持考查综合素质,决不允许出现奥数内容。
在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一是继续改革中考招生制度,逐年提高综合素质在中考总分中所占比例;二是改革教师考评内容,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加大对教师综合素质考评力度;三是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把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纳入第三方评价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