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老席(左二)与有冲突的对手握手言和 

  赞助商老席:

  我踢足球只为寻开心

  在5号场地上,一场比赛打得焦灼。一个40多岁挺着啤酒肚的红脸大汉混迹在一帮年轻人当中。细腻的脚法与他那重量级的身段儿一样昭然若揭。因几次身体冲撞,啤酒肚惹了一身骂。5人制比赛对球员的打法要求更高,限制身体接触和冲撞对抗。

  第二次因冲撞被对方嚷话的时候,大汉搓搓手,把球让给了对方,“给你玩吧,呵呵,玩么。”

  用现实的眼光来看,老席,这个自称“业余足球工作者”的陕西汉子、30年前被“省体校”培养出的前陕西青年队球员,人生的前半部大都属于“不成功”的典型。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体校毕业后,老席和他的球队被西安市某公交公司“收编”。可那个汽车修理工的铁饭碗,被“四肢发达、爱打架”的他说辞就辞了,轻松得像输了一场球。

  老席辞职的时候正赶上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大潮。很多会踢足球的苗子在一夜间变成明星和有钱人。时至今日,尽管在全国范围内体校和足协主办的多数足球联赛已经停办,为数不多的足球特长生依然是各重点学校和俱乐部争抢的坯子。凭一技之长,老席在西安一家专业足球学校做了教练,拉生源,收提成。可有一天中午醒来,他发现自己还得“下课”。老席说,收着高学费,教给孩子们球技的时候告诉他们那是奔着成功而去,那样的足球让他厌倦。再次辞职,老席不轻松。毕竟年过三十,还有了孩子。

  十多年前,老席租了一家店面,卖体育用品度日。

  而今,时隔近30年后再次上场,老席已是西安多场5人制足球赛的赞助商,兼做少儿足球培训。有比赛,有类似于俱乐部的独立球队,有商家花钱购买球员胸前的广告,有人为比赛冠名,当年的汽车修理工老席竟然不经意地玩起了“中超”模式。场下,有人揶揄老席,“要不是你们(队)第一轮就被淘汰,要想说这比赛没黑幕,谁信啊。”老席回答,“足球是神圣的,我踢的足球与中国足球没关系。不为当官,不为赌钱,只为寻开心。”

  足球的确重塑了老席和很多人的命运。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