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源头不过一条小溪,可是它的终点却浩浩荡荡、气势恢宏,因为在它跋涉的万里之路上,不断有新的支流注入,汉江、嘉陵江、湘江……大江大河、文化文明,莫不遵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定律。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就好比源源不断、大大小小的支流,向东汇入东方文明,向西汇入西方文明,在各自的土地上丰富乃至升华了自己的文化,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大大推进。
佛教的影响“张口就来”
探讨西域文化对东方文明的影响,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源自古印度的佛教。
说之前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世界、方便、实际、智慧、缘分、刹那、顿悟、现象、过去、障碍、解脱、慈悲、宗旨、觉悟……
再来看看这些成语:当头棒喝、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唯我独尊、现身说法、心心相印、五体投地、大千世界、天女散花、面壁思过、离经叛道、三生有幸、一尘不染、指点迷津、万劫不复……
是不是觉得既熟悉又疑惑?熟悉的是词本身,疑惑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在此处说起。但实际上,这些词语、成语非常有必要在这里出现,因为它们都源自佛教。从熟悉的词介入,能大大拉近我们与佛教的距离。
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史上外来成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见佛教对东方语言文化的影响之巨,而这仅仅还是一个侧面。
宋明理学吸收佛教养分
再来看看哲学艺术。宋明理学①被公认为儒家哲学的完成式,它之所以能成为儒家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因为吸收了道家、尤其外来佛教的养分。比如,其“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吸取了佛教的持戒修持,朱熹程颢教习弟子静坐禅悟,也与佛教的修行方法非常相似。
及至近现代,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到梁漱溟、熊十力,莫不把亦儒亦佛作为知识分子的主张。
此外,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到书法、绘画,佛教所追崇的禅意、禅境常常成为作品追求的
至高境界,就连《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里,佛教思想也比比皆是,足可见其影响深远。
当然,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还有其他宗教,比如景教、祆教、摩尼教等,在唐代也是盛极一时,从者甚多。在唐长安城的义宁坊里,就有当时景教的教堂,也有祆教的教堂,当时都有信众在那里参与行各种宗教仪式。而摩尼教在中原也曾占一席之地,明朝时期的明教(就是《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当教主的那个明教),就是脱胎于摩尼教。
而西域传来的各种文化里,广受欢迎的还有各种艺术。
胡乐胡舞几度“靡长安”
唐朝诗人王建的《凉州词》曾曰:“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据考证,“胡乐”包括来自龟(qiū)兹(cí)、疏勒、高昌、天竺等西域古国的音乐。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超级音乐发烧友,也是一位天才音乐人,对“胡乐”的推广不遗余力,以致“胡乐”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流行音乐,雅俗共赏。因为“胡乐”的流行,唐长安城里也来了一大批来自西域的大师级音乐人,如康昆仑、曹善才、安万善、尉迟青等,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著名神级歌手米嘉荣,当时的他可谓备受推崇,“三朝供奉”,大诗人刘禹锡都作诗赞扬他“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②”。
西域舞蹈当时也流行朝野,“胡旋舞”就是一种,连杨贵妃和安禄山都善舞胡旋舞。“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这句已无法考证作者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一域外舞蹈的盛行。
椅子的前身是“胡床”
除了艺术,西域传来的器物和技术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现在生活中离不了的椅子。看春秋战国乃至两汉时期的影视剧,常见“跪”着吃饭的画面,因为那时候中华大地还没椅子这种东西。后来丝绸之路打通,东西方交流多了,西域一种叫“胡床”的器物传入东土,那个“床”功能很多,能躺能卧能坐。再后来,人们对“胡床”进行了改造,加上了扶手、靠背,于是“椅子”的雏形就出现了,人们之前“席地而坐”吃饭的方式,也开始改变。有幅描绘唐朝宴饮生活的壁画,就记录了当时唐朝人坐着“椅子”吃饭的场景。不过,在整个唐朝,坐着椅子吃饭都是一种过渡,席地而食还是主流。到明朝时,现代意义上的“坐着椅子围桌吃饭”才算普及。
关于椅子的故事还没完。英语里有个词叫“Chairman”,本意是“椅子上的男人”,据传日本人最初翻译这个词时,借鉴了中国文化中“座次、席位”的内涵,把坐在宴席主位上的人称为“主席”。今天,如果参加聚会或围坐吃饭,“Chairman”就是“最重要席位”上的人。
东方文明的向西推进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西方文明东进的同时,东方文明也源源不断地传到西域乃至欧洲。最有名者莫过于“四大发明”。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当时没有提到造纸术,大概是因为造纸术不是直接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的,而是从当时的中亚“拐了一个很大的弯”才过去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方文明的产物也不断向西、向西,丝绸、陶瓷自不必多说,制铁术、打井术给当时西域的农业、生活都带来了很大便利。据《史记》载,汉朝李广利曾率兵攻打大宛,并断水围困,而大宛国利用汉人的打井术解决了饮水问题,从而坚持了很长时间。
丝绸之路的“延伸线”
在东西方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交融的时候,丝路文明也从古代中国向东,影响古代的日本和朝鲜。
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仅举一例就足以说明之巨。当时朝鲜半岛有个留学生叫崔致远③,十来岁就来到唐都长安留学深造,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第。崔致远才华横溢,还曾于唐末随扬州高骈起兵讨伐黄巢,其拟就的《檄黄巢书》,天下传诵。后来崔致远回国后致力于汉学传播,被朝鲜、韩国公认为“东国儒
宗”、“东国文学之祖”。
对日本的影响,因为众多遣唐使的原因,则更为多元更加深刻,比如日本昔日的都城奈良,当时整个建设完全模仿长安城,连街道的宽度、排列方法都依葫芦画瓢,宽达85米的朱雀大街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城里的很多文物,如唐招提寺、东大寺都是仿大唐建筑而造,时至今日依旧矗立,堪称活着的“唐朝历史”。可见,一条路虽有起点和终点,但一条路所能成就的影响却没终点。 本报记者 马九器
丝路小百科
1.宋明理学 即为两宋至明代的儒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
2.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语出唐代刘禹锡诗作《与歌者米嘉荣》。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西域米国人,曾任朝庭供奉(首席乐官)。康昆仑为康国人,曹善才为西域
昭武九姓的曹国人,二人皆善琵琶;安万善据传为龟兹人,尉迟青为于阗(tián)人,二人善觱(bì)篥(lì)。
3.崔致远 朝鲜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死后被追谥文昌侯,入祀先圣庙庭,并被尊为“百世之师”。青少年时期,他在唐朝呆了16年。
第五期 周一见
新的一天好啊,各位亲爱的读者,我们“新丝路·新梦想”系列报道第四期和您见面了!未来一段时间每周的周一至周五,我们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奉上,敬请关注哦。未来两天,我们将短暂停歇,第五期约您下周一见面。
这组大型报道,我们将用“丝路传奇、穿越长安、追逐梦想”三部分,讲述丝绸之
路与西安这座古城的千年情缘,唤起新丝路起点上三秦儿女的荣光与梦想,陪读者诸君,共同见识一个全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丝路。
在报道进行期间,我们还准备了与丝路有关的趣味题,若您有兴趣,不妨细读每篇报道并留样报,以备届时答题之用,对于成绩优异者,我们将有精美礼品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