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通报说,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0月10号),中纪委官网发布了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证实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被依法批捕的消息。

  通报说,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

  之所以这个消息这样受关注,因为现年52岁的李宁,曾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他是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中国克隆技术的领军人物,曾获得过国家最顶级的科技奖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集众多光环为一身的“成功者、幸运儿”迈向非法获取利益的深渊?这背后,又折射出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有着怎样的问题?

  昨天中纪委官网公布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被依法批捕”的消息,对于许多媒体来讲,已不是新鲜事。此前就有报道称,今年6月,李宁已被吉林省检察院带走,原因是他涉嫌将一笔科研经费转移到自己公司的账户。

  今年52岁的李宁,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他接触过的人,说他为人谦和,被誉为“中国动物转基因克隆研究领军人物”,主持着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863”计划生物领域等18项重大研究。

  但他又非常富有争议性。因为在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中“评审和申报人”的双重身份,李宁被举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且身为教师和工程院院士的他,名下竟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注资过千万的有超过4家。

  眼下,说起李宁被查的事情,整个农大都讳莫如深:

  农大:这个媒体报道的就这样了。因为现在司法部门在介入调查,事情也没什么结论。我们也不清楚,在走司法程序。

  此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大老师说,李宁的问题,主要还是转基因专项钱的问题。转基因专项国家一次性投入200多亿,一个课题组就可以拿到几百万。而项目又要求两年花完,根本不可能,于是就转到自己的公司里。

  说来说去,还是科研经费使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 仅占4成左右。

  白花花的银子怎样溜走的?一位在某大学多年跟导师做科研课题的学生小刘,给记者举了例子:

  小刘:我当时是要,相当于项目里要买一个计时器,钱主要是导师经费都是他在管。厂家也会给我们开发票,负责采购的人跟厂家会有内部交易说,你给我开一个3000块钱的票,但是其实价格只有2000块钱,500块钱我们对半分。这个只是小头。

  小刘说,这只是科研经费流失的冰山一角:

  小刘:导师呢,理论上讲90%到100%都应该直接花在科研上,他可能会说,你给我开一个证明,这么多钱都是花在你这,但其实呢,花的钱没有那么多。剩下的钱,他可能拿来挪用了或者怎样。他是这样,钱打到账户上之后,他需要把每一笔钱支出的情况记下来。比如他花了一万块钱买了两台电脑,将来可能会有人查,就是查有没有这两台电脑,但是不会查,这电脑到底是不是花了这么多钱。

  小刘通俗的讲述了他眼中科研经费使用上问题。事实上,我国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的设置上,都采用“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确保专款专用。而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审批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波认为,“项目负责人权力过分集中”是造成科研经费腐败的重要原因:

  高波:大家会对掌握着所谓“硬权力”的领导干部,权力的滥用看得到。但是对高校、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所掌握的科研资源的配置、一些资金的使用、甚至包括学术话语、一些成果的评价权,这样的一些特殊的权利“软权力”,大家往往会忽略。这些项目的资金,存在着少数人控制、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对资金的支配、使用、决定、分配权利比较集中的情况下,相关负责人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存在着非常大的贪腐风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科研管理行政化,导致少数人钻空子,从一开始就抱着“立了项圈了钱就是胜利”的心理,是科研经费被侵占乃至挪用的重要原因:

  熊丙奇:在立项的时候,由行政部门主导,往往会受到一些行政和利益因素的干扰,甚至在机会的申请、立项过程中,会有讨要、公关的现象。而立项完成之后,项目还没有开展研究,就被视为申请者所在单位以及申请人本人重大的科研成果,导致整个科研研究是“重立项、轻研究”,拿到项目之后,大家就想到怎样去瓜分利益、折腾经费。

  2014年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经费的管控。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严禁层层转拨科研项目经费和违反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李宁被查,正值反腐之风吹进科学界。在科研反腐的制度设计层面,高波认为,应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信息公开度,并引入第三方监督:

  高波:在科研资源资金的配置、使用过程中去政化,让项目在阳光下运作,特别是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和过程评估、审核监督的机制,使得过程当中的贪腐风险比较高,被发现的机会增大。

  另外,针对科研项目管理者个人,应当建立“终身责任制”:

  高波:对软权力直接的控制人,加强责任的追究。对科研资金项目的实际控制人,实行终身责任制,对他进行科研成果质量和资金、项目廉洁度的双审计。不管是过去式的责任,还是现在时的责任,都要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纠。

  (原标题:中国最年轻院士李宁被捕 涉嫌套取科技专项基金)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上一篇:中医诊脉能否验孕?两医生奖金10万微博“约战”
下一篇:武汉一学校发智能手机管理学生 进出校园须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