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杭州开店创业,省城肥西县的骆大爷几年前也去了杭州,帮着照看。今年9月7日下午,老人在店门口遇车祸,不幸身亡。家人在办理事故赔偿时却发现:因老人在当地未办暂住证,保险理赔按“农村标准”和“城市标准”相差悬殊,约达40多万元。“同命不同价”,让家人觉得对死去的老人很不公平。记者了解到,类似“同命不同价”的现象,在省城也存在,以交通事故为例,“农村标准”与“城市标准”,赔偿相差30多万元。
【事发】 儿子店门口,老汉被撞身亡
骆大爷家住肥西官亭镇,儿子在杭州开店创业,2009年,儿子将父母接到杭州,父亲平时帮忙照看店面。
天有不测风云,9月7日下午3点前后,老人正在店门外,旁边一辆马自达轿车在倒车,轰隆一声,然后,老人倒在了地上。 “家人赶过去的时候,父亲已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老人的儿子骆先生说,120随后将老人送往医院,在救护车上,老人口鼻流血。 “医生抢救1个多小时,还是救不了。 ”
事故发生后,警方勘察认定由马自达轿车一方负全责。
【争议】 未办暂住证,或少赔40多万
骆先生忍着悲痛料理完丧事。肇事司机前来协商赔偿。
9月中旬,肇事司机和骆先生一道前往保险公司。因骆大爷户口在肥西,属于农村户口,工作人员表示,“若按杭州当地城镇标准,将赔偿近80万元,若按照农村标准,将赔偿35万元,两者之间相差40多万元。”工作人员同时介绍,骆大爷在杭州,“已满一年以上居住时间,若能提供暂住证,便可按照当地的城镇标准给予赔偿。 ”
对方解释得很清楚,骆先生心里却不是滋味,“父亲来杭州多年,却没办暂住证,难道就因为这一点,就要接受同命不同价的事实。 ”
【进展】 有其他证明,保险公司不认?
“我不是想要更多的赔偿,就是觉得父亲确确实实在这里住了四五年,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骆先生说。
老人已去世,补办暂住证已无可能。从保险公司回来,为证明父亲确实在自家店里工作多年,骆先生最近跑了许多地方,现在他有了父亲入住小区2年的房东证明,物业公司证明,当地社区证明等。
昨日,安徽商报记者联系上尚在杭州的骆先生。他称,他将各种证明交给保险公司。“但所有的证明都不管用,保险公司已把我们的要求‘驳回’了。”
【回应】 将如何赔偿?或用折中方案
昨日中午,记者联系上受理该起案件的太平洋保险浙江分公司杭州市余姚区专门负责车险人伤事故的肖经理。肖经理称,因骆大爷家人提供的材料并不完整,所以具体到死亡赔偿时,是执行农村标准还是城市标准存在争议。
“目前看,按照城镇标准赔偿比较困难。 ”肖经理解释说,骆大爷若按杭州市城镇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为3.7万×20年;若按肥西农村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为1.6万×20年。
不过,肖经理最后表示,保险公司并未“驳回”死者家人的请求。“我们正将这件事向上级汇报,具体解决方案这几天就要出来。 ”肖经理透露,最终赔偿或将介于“农村标准”和“城市标准”之间,“我们正在寻找一个折中方案。 ”
编辑:秦一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