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摘要 : 刘迎霞强行收购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案的背后,是地方党政官员打着改革的幌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影子。

刘迎霞资料图

  市委书记批示促成强购方案 干部8次改标书“定向招商”

  作为改革的见证人,齐齐哈尔市水务局原副局长孔凡荣介绍,2002年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刚刚成功改革完毕:由原来的纯国有企业变成了一个政府控股75.8%、职工占股24.2%的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合理,产权明晰,公司上下人心振奋,当年就赢利1000多万元。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2003年,市里再次提出改革,这种决策的科学性令人怀疑。

  据有关材料表明,此事的部分决策经过为:翔鹰集团向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提出收购意向,时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的杨信批示:“抓紧运作,形成方案。”

  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原副总经理王忠义说,按《公司法》股权转让应该开全体股东大会,但因大部分职工股东不同意,市里又挑选个别股东开股东代表大会,形式上通过收购方案,实际上不合法。

  孔凡荣说,这次国有股出售的一大硬伤是未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出售方案是我写的,一共改了8次,直到领导满意为止。”孔凡荣说,第一方案是向国内外招标,第二方案是向省内外招标,第三方案是省内招标,但怎么改也不符合领导意思,最后干脆改成了“定向招商”,指定由翔鹰集团来买。

  王忠义说,由于没搞招投标,还要显得合法,就走了个假招投标的程序。“在招标拍卖会的前一天晚上,才由我通知哈尔滨市另一家企业来竞标。”“标书都是连夜做的,就是来陪标的,结果可想而知。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上一篇:福建纪委人员坠亡家属称其办案压力大 月薪仅两千
下一篇:范冰冰12寸高跟女王范 路人纷纷举手机围拍范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