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摘要 : 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稳妥有序地推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出更大贡献。

  

   12地试点审判权机制改革

  

   “规范审判权运行机制,落实审判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的关键环节。”贺小荣表示,一年来,人民法院采取扎实措施,积极推进这项改革。

   为推动改革试点,最高法下发《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方案》,在广东深圳、佛山、四川成都等12个法院开展试点。

   贺小荣指出,试点方案总体思路是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以“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为目标,优化配置审判资源,摒除审判权力运行模式的行政化。

   根据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部分试点法院开展了人员分类管理、法官职业保障等配套改革工作,有效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目前,各试点法院已基本完成审判组织调整、主审法官选任、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等工作。

  

   年底知产法院将挂牌办案

  

   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不仅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司法体系的要求,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根据中央部署,最高法全面论证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总体方案,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今年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8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出《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标志着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9月,最高法召开筹建座谈会,研究部署组建知识产权法院各项工作,要求按照改革整体思路,以机构设置新、机制运行新、人员管理新的标准,打造全新模式的知识产权法院。

   目前,最高法正集中精力,推进完善相关配套规定,确保实现今年年底知识产权法院挂牌办案。

编辑:王振力

相关阅读

上一篇:围观“小平”风波:像周小平那样“一网情深”爱祖国!
下一篇:解读四中全会干货:指导思想由“三”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