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摘要 : 在航天六院车间,采访团对杨峰用台钻给鸡蛋打孔的绝活很是感兴趣。从企业看信心:从资不抵债到销售过百亿的法士特。

  

\

  法士特被采访记者称为“史上最强”英译。

      企业名寓意被称最强 创新也是发展的硬道理

      据法士特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大开介绍,之所以能从资不抵债发展到今天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是法士特迅速崛起最重要的动力。企业发展犹如斜坡推球,不进则退,这样的理念也被做成了雕塑树立在厂区。

      “刚听到法士特这个名字,感觉是洋企业,没想到是陕西本土企业,特别是对名字寓意的解释,真的别出心裁。”有采访团记者感慨说。

      @人民日报:【“史上最强”英译中】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主产齿轮及变速器,英文名“FAST”,意为快速、可靠、牢固,但公司李大开董事长将其重新演绎为:“法”指合法经营、以法治厂。“士”指员工像士兵一样,团结一致、能打硬仗。“特”指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你会怎么翻译?

      用数字证明关注 拿网言网语传递信心

      据了解,由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央视新闻、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财新网、新浪网等12家有影响力的全国重点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历时一个月,行走11个省区市,深入企业一线,运用法人微博,开展“从企业看信心”经济形势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自10月13日启动以来,已走过北京、广东、广西、重庆、甘肃等地,

      在陕西段采访过程中,采访团记者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特点,编发各种便于传播的有趣信息。其中诸如“你造吗?火箭发动机技术能治霾”、“航天技术‘高冷’?你错了!”、“飞机机翼生产哪家强?”、“兵马俑也要‘吃药’?”、“工厂版 ‘变形金刚’来啦~”等众多结合时下网络流行金句的内容标题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对传播企业成绩,树立发展信心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截止10月24日18点,参与采访报道的媒体在陕西段共发布原创微博50条、图片161幅、微视频1条。活动的新浪微博话题#从企业看信心#阅读量从22日的7.4亿上升到10.7亿,增加3.3亿,有近3万网友参与了互动,充分传递出陕西企业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坚定信心。结束陕西段采访后,采访团将奔赴湖北,采访武汉光谷,东风集团等企业。

      相关链接:从企业看信心:航天六院不断自我要求精益求精

               从企业看信心:西飞公司三代人造就多个业内

               从企业看信心:被誉为业界"黄埔军校"的西安杨森

               从企业看信心:从资不抵债到销售过百亿的法士特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上一篇:对王晶“一挺到底”
下一篇:中央网信办召开重点网站负责人座谈会 大力推进依法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