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景德镇技师正在做釉上彩绘晨报记者詹皓2.8亿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买主刘益谦随手拿来喝口茶,却在网络上大肆发酵,无论此举是否“土豪炫富” ,鸡缸杯却在景德镇瞬间成为仿制热点,各地订单爆满,据淘宝统计,鸡缸杯拍出天价后,淘宝上共卖出了超过230万个鸡缸杯。

  艺术是种日常生活

  推出高仿鸡缸杯的举动,本身是个趁热打铁的事件营销,在大众娱乐时代,此举倒是顺应互联网思维,与民同乐。

  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学术性很强、甚至有点高深莫测的博物馆及其展览,大众的参与度明显高了很多。一方面是国内的文化氛围逐步提升,大众的文化需求正在快速释放;另一方面也是博物馆、美术馆放下身段,主动接近大众的努力得到了积极回应。“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朱批”运动手环、“雍正萌萌哒”微信等,都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快速传播并获得可观的销售前景。

  过去,我们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因为体制、眼光等多方面的制约,市场反应慢,很多展览专业性强,却不太接地气; 而艺术衍生品更是设计老套,精美有余,吸引力却不足。台北故宫等艺术机构在展览以及衍生品的行销、推广、设计、包装上的成就,在互联网时代被大肆传播,极大地吸引了大众消费,文创产业获得无限商机,由此形成了一种反哺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

  我们现在的很多美术馆,展览内容基本不成问题了,如何把美术馆变成大家的乐园呢?还有许多细节要做,比如文创产品。开发一只鸡缸杯,最起码要先到景德镇去考察,团队还要在营销、包装上紧紧跟上,其意义,已经完全不是挣钱所能涵盖的了,这就如同不少美术馆都在考虑办咖啡馆、艺术商店、艺术书店、亲子活动、艺文讲座一样,虽然不可能挣什么钱,但对于美术馆来说,却都是加分项。

  美术馆是文化业,也是现代服务业,怎么样才能让艺术展上不再是满眼的白发老人,怎么样才能让文物变成日用品,怎么样才能让艺术展览、艺术衍生品在微信上成为热门话题并形成销售?怎么样让去美术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考的都是文化创意和服务细节。

编辑:高良

相关阅读

上一篇:英拉他信雾霾游北京 英拉亲民气质吸引游客
下一篇:中超积分榜最新排名2014 恒大领先国安3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