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多次B超寻找最后一根针
据了解,10月23日下午五点,院方就为子宣做了第一次B超检查,在子宣的体表作上标记已确认钢针的位置,并为每根针记上相应的数字。当时,医院仅找到了11根针。次日的检查,仍有一根针未找见。
10月27日,手术前一天下午5点后,院方再次通过B超,终于找到了位于肠系膜的一根针,而此前已定位的部分针位置又有了变化。
昨天通报会上院方表示,取针手术最大难度在于如何给针定位。术前所确定的位置,在手术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动。针在孩子体内,会随着肌肉运动而发生位移,如果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在孩子身上拉很多、很大的口子,对其血管神经等也可能会有损失。此次手术成功,多半原因都归于B超与超声的精准定位。
被称为“B超神探”的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介绍,整个手术中,最难取的是位于腰大肌的一根针,医生将消毒B超探头深入到腹腔内部定位,再用手将孩子后背顶住,才从其右上腹的开口将针取出。
医生提醒注意女婴心理恢复
院方称,手术结束后,医院影像中心评估了针的数量,最后所拍的CT片显示,子宣体内已无金属异物残留。子宣有望一周左右出院。
骨科主任医师张学军表示,此次手术对子宣几乎没有生理影响,术后恢复期,应把重点放在对孩子心理影响的恢复上。
另据了解,子宣入院后,有许多热心市民也来到医院,表达了对子宣的关心。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妈留下数百元后称,自己是湖南人,老公是山东人,看到子宣的事情后,“很心疼这个娃”,就想出一份力。
目前,子宣父母尚不知晓孩子舅妈被列为“扎针案”的重大嫌疑人,已服毒自杀身亡。
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