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非常评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主席黄洁夫日前在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昆明研讨会上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而如何提升民众器官捐献热情,以填补供应缺口,也成了重要课题。

  将条例升格为法律,推进器官捐献

  当下应及早将条例升格为法律,制定专门的《人体器官捐献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器官捐献联动机制中的定位与责任份额。

  都知道,我国器官供求紧张,人体器官捐献率较低,是老大难问题。一方面是供需严重不匹配,一方面又是非法买卖器官现象的猖獗……这也将我国器官捐献困境映衬无遗。该怎么改变现行单一的捐献模式?说到底,得靠器官捐献制度在法治框架下的补全。

  比如在人体器官移植工作方面,就应将“非移植”医院也纳入捐赠医疗管理体系。2010年,卫生部曾公布具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名单,包括全国31个省份的163家医院。但据了解,我国器官捐献者大部分初访单位是基层医疗机构,许多潜在捐献者也都来自“非移植医院”,但它们缺乏供体维护经验,也缺乏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对非移植医院也建立跟评级挂钩的考核体系。而在移植程序上,器官移植临床服务过程中,还必须有专职协调员见证,不允许相关医疗机构私自开展器官捐献工作。

编辑:娱乐实习生-贾艳菲

相关阅读

上一篇:中央巡视组在某省曾收威胁信:玩一玩回去吧
下一篇: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意 北京属超大城市拟积分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