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路公交车富裕路站前,上班族挤公交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宁峰 摄
“每天上下班坐车实在太不方便了,如果小区里的私家车能捎大家一程,无疑是件暖心的事。”昨日,许多市民打进热线,讨论私家车捎乘,“捎”或是“不捎”?既有问题,也有疑虑。
此前报道:西安不少私家车“空载” 网友发帖:能否捎个座
为别人提供方便心里很舒服
“我觉得,让私家车主捎乘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昨日,郑先生打进本报
热线说,他住在曲江,这里的公交车较少,他出门时常会捎乘小区里的邻居,每每为别人提供方便时,心里就很舒服。他说,在英国、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对于搭载三人以上的私家车,还会免收进城费,鼓励私家车拉乘,以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有车族经济条件相对好些,而且在社会中属于主流人群,作为城市人,就应当为城市做出贡献,学会帮助大家。”郑先生说,如果私家车主能迈出捎乘的第一步,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埋下了文明的种子。
尴尬的遭遇现在还记得
家住西安城东的李智恒一直热衷于公益活动,今年缓堵以来他曾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义务缓堵。他说,自己一直有帮助别人的愿望,但曾经遇到过的尴尬事却令他久久不能释怀。“有一次,我开车从长安区回西安时,发现路边站着一个妇女,怀里还抱着个小孩,正在等出租车,可是,一辆辆出租车都满座。”李智恒说,他大老远看见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当行驶到这对母子面前时,他停车摇下玻璃问,“你们要去哪里,要不,我捎你们一程……”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话音未落,那名妇女说了句“你有毛病”,就转过身去。“我只想好心帮她,可人家……”李智恒说,那一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不少人内心深处也都有帮助他人、为社会做点善事的想法,只是,大多数人彼此间缺少信任感。
“捎”与“乘”市民有五大顾虑
记者对昨日上午接听到五十多名市民打进的电话内容进行整理后发现,对能否捎与乘,热线参与者表现出了几大顾虑。
顾虑1:社会比较复杂,万一捎错人或坐错车,咋办?
建议:可以捎自己熟悉的人或乘坐熟悉人的车。也可以从自家小区出发时,捎上去向一致的小区邻居,最好在小区备案。不要在马路边捎乘陌生或坐陌生人的车。
顾虑2: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岂不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建议:私家车驾驶人必须证照齐全。如果要拉载乘坐者最好还得购置商业险,并可以购买相关险种。
顾虑3:捎乘固然是文明的表现,但燃油有成本,能少量收费吗?
建议:捎乘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助人行为,也是现代人体现爱心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如果收费,不仅涉嫌违反相关规定,而且也与互助行为背道而驰。
顾虑4:好心捎人,被误解为非法营运怎么办?
建议:私家车主不要在路边随意捎乘陌生人,最好捎乘同小区或是同单位的人,这样可以经得起检查。
顾虑5:车上物品损毁谁来承担?
有人建议:搭乘者应自觉爱护车内物品,一旦出现损毁可协商解决。本报记者 刘俊锋 宫志芳
您是否每天也为上下班时的出行而犯愁,您有没有同城搭乘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您对私家车搭乘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今日,本报继续开通热线倾听大家的想法和见解。请拨打电话 (029)88429076(上午9时~11时)讨论。
>>>>>>私家车“穿绿衣”违规营运 火车站严查冒牌出租车
堵车现状:新年首个工作日上班拥堵 500多米路走25分钟
1月4日,本报记者选择上班高峰时间,在西安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的主要交通节点记录“上班族”的出行情况。7:50,他在西安交通大学东校门对面的交大附中放下孩子,通过兴庆路与咸宁路十字向西,车辆达到饱和状态。【详细】
在城市交通上,私家车一直被指是造成拥堵的罪魁祸首:
调查称西安平均每天堵车30分钟 车辆激增是主因
西安城市病之交通拥堵:私家车泛滥被指罪魁祸首
治堵别总拿私家车主开刀
如果把交通矛盾怪罪到私家车头上,那不仅难以纾解困局,还可能因此错过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机遇。请政府相关部门着力反思。【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