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许多市民都表达了对“捎”与“乘”的看法,讨论中市民希望私家车主能捎脚。本报今日起推出“同方向 我捎你”冬日温情行动,欢迎市民报名参与。报名热线:(029)88429076、88880000
此前报道:西安不少私家车“空载” 网友发帖:能否捎个座
“同方向 我捎你”冬日温情行动启动
本报推出“私家车空载 能否捎个座”讨论活动后,引起响烈反响。昨日许多读者打来电话,希望私家车主能捎脚。
“搭乘顺车接娃让我很感动”
昨日上午,高女士打进电话说,去年一天下午,她从西安市大庆路华润万家超市出来,准备去远东幼儿园接孩子,由于放学,那阵子她怎么也挡不到出租车,时间快到了,她非常着急。“如果再等公交,肯定就来不及了。”这时她看见有两个女孩朝超市停车场一辆车前走去,就赶紧跑上去,说自己要去接孩子,能不能搭个顺车?
由于汽车正好要路过幼儿园,两个女孩立马就答应了,然后,就开着车一路朝幼儿园方向驶去。20分钟后,车到了幼儿园门口,高女士非常感激,一边下车一边连声说着谢谢,并要给两个女孩付钱,但被拒绝了。
昨日,高女士说,“我对这件事记忆非常深刻。我也是私家车主,那天的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以后,只要在路上遇到着急的人,我也会主动上前帮助。”
“车空着也是浪费我希望能捎个座”
王女士说,她家住西安市凤城九路,在科技路上班,每天早晨换乘两次公交车才能到达,早上7时出门也会迟到,感到很苦恼。3个月前,她就开始在网上寻找私家车主,希望上班时能拼座。“当时我找到了个私家车主,但这辆车已满座且无法再捎人了。”昨日,王女士说最近一段时间,她不时会迟到,一周前,她又给那位已拼满座的车主打电话,希望能捎个脚,但对方却称目前还是满座。“我总不可能天天迟到,现在上班都成了头痛事,非常着急。”王女士希望找到一个顺路的私家车主,捎她一程。
昨日,私家车主孟女士也表达了自己想捎座的想法。她说,自己也经历了从没车到有车,最能理解无车市民出行的不便。她家住长安区华美十字灯具厂,在高新区上班,去年9月买了新车,曾捎过邻居三四个月,觉得既能方便邻居又可以增进感情。“现在一个人开车上班,车空着也是浪费,我希望能捎个座。”昨日,孟女士还说出了她的行驶路线:西部大道-南三环-绿地世纪城-跳水馆-水晶岛-旺座现代城-唐延国际中心等。
征集令
先期征集100辆私家车
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西安缓堵公益行动:“同方向 我捎你”冬日温情行动,旨在以全民参与的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和私家车主奉献爱心,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参与文明交通计划。
从现在起至春节前,本报倡导在古城先期征集和组织100名私家车主和100辆私家车,每天上下班时拉乘同方向的邻居,提高私家车使用率,为西安缓堵出力。汽车观后镜处系上“黄飘带”,以此作为行动的统一标识。“黄飘带”将选用亮黄色绸缎制成,印有“西安缓堵公益行动:同方向 我捎你”字样。“黄飘带”象征着平安吉祥。
今起开始征集私家车主的小区、联系电话、车型、行驶线路、号牌等,并征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志愿团团长,希望广大私家车主和市民积极参与。
特别提醒
您可通过以下方式报名
目前,有关爱心人士也已在网上申请了QQ“黄飘带”群,群号为:97268980,欢迎加入。市民朋友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报名参与。
1.拨打华商报社新闻热线(029)88880000或(029)88429076(上午9时~12时)报名;
2.直接登录华商网(www.hsw.cn)报名;
3.通过邮箱方式 (邮箱:88880000@mail.huash.com)报名;
4.通过华商报新浪微博留言互动 (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huashangbao)。
此项公益行动举办前期,还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将为参与此项公益活动的私家车主提供友情赞助,本报还将考虑为搭乘者提供相关保险。
私家车主条件
男女不限;要求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私家车主相关证照齐全,实际驾龄超过一年以上;遵守时间,按约定时间和地点捎乘邻居;驾车时尽量不要开放重音乐,能保持车内环境和车速;出行计划有变,能事先与乘客沟通。
乘客条件
男女不限;能文明乘车,不在车内吃早饭,保持车内环境卫生,不乱动车内设施;能按时乘坐“黄飘带”车辆,不影响正常发车时间;出行计划有变,能事先与车主沟通。
缓堵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自去年9月以来,曾一度畅通的西安道路交通再次出现“反弹”,每逢上下班高峰,在一些盘道、交叉路口及主要路段经常出现拥堵,交通堵塞成了最受市民关注的问题。
作为扎根西安这座城市,与城市气息相连的媒体,有责任呼吁社会各界一起破解西安拥堵难题。去年9月21日,本报用3个版面推出西安交通拥堵的成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此后,本报记者兵分多路体验西安拥堵,客观反映西安交通现状,寻找缓堵良策,西安市随即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主任的道路交通管理委员会。
去年11月15日,本报推出“我的西安我的路”系列专题报道,此后,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前往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缓堵情况进行调研,并作出五项指示。为了缓堵,本报还特派记者远赴香港,采访当地的交通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并为西安的交通管理提供借鉴。随后,交警、市政、园林、建委等相关部门纷纷出台具体措施,市民热心参与,一场全民缓堵战役打响了。
当前,本报正推出西安缓堵公益行动:“同方向 我捎你”冬日温情行动,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以 “黄飘带”作为行动的统一标识,参与缓堵,彰显现代有车族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私家车“穿绿衣”违规营运 火车站严查冒牌出租车
堵车现状:新年首个工作日上班拥堵 500多米路走25分钟
1月4日,本报记者选择上班高峰时间,在西安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的主要交通节点记录“上班族”的出行情况。7:50,他在西安交通大学东校门对面的交大附中放下孩子,通过兴庆路与咸宁路十字向西,车辆达到饱和状态。【详细】
在城市交通上,私家车一直被指是造成拥堵的罪魁祸首:
调查称西安平均每天堵车30分钟 车辆激增是主因
西安城市病之交通拥堵:私家车泛滥被指罪魁祸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