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谣言应止于“治”者——风险社会中的政府危机公关
http://news.hsw.cn    来源: 沃华传媒网  2011-05-18 10: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世界最危险机场
盘点世界最危险机场
“9·11”纪念馆内部照片
“9·11”纪念馆内部照片
·5元临潼一日游曝光 旅游部门称“购物旅游”监管难
·14岁女孩手指被仓鼠咬伤 专家称传染疾病概率较低
·13岁少年翻墙跑出学校 驾车跑出30多公里后撞上树
·5人色诱延安一公务员开房 偷拍不雅视频勒索15万
·陕西省委6个巡视组举报电话公布 工作时间可拨打
·西安现OX35开头高仿真假币 票面有黑影比真币稍小

 

  充分尊重公众的“四权”

  一方面是消息传播方式更加灵活迅速、多种多样,一方面是突发事件、风险危机不断,谣言自然更容易产生和传播,从而混淆是非。这种情形下,人们对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要求更高。正如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然而当前,不少地方政府还缺乏必要的危机公关意识,不仅对公关存在错误认识,而且对政府公关活动的重要性也存在着片面的理解,或企图掩盖事件真相,或蔑视公众知情权,忽视老百姓的智慧,恰恰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总是认为一旦发生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公众缺乏危机心理承受能力,负面信息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恐慌,因此要尽一切可能地防止负面信息在社会上传播,即使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传播出去,也要把负面信息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减少危机事件中负面信息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像周老虎事件、山西问题疫苗事件,都是危机面前,政府“捂盖子”的典型例证,其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适得其反。

  部分政府部门不仅不主动告知公众危机事件的处理和进展情况,甚至容易借助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来处理问题,全然不顾公众的知情权和人身权。如2010年底发生的“12·25浙江乐清交通肇事案”,当事人钱云会本是在上访途中遭遇车祸死亡,却由于当地警方迟迟不公布案件相关细节,使得“谋杀论”广泛流传,面对质疑声如潮,事态已无法平息,直到中央专案组的介入,才澄清了事实。这件事充分反映公民的要求合理合法时,当地政府没有建立与之坦诚沟通的机制,反而是采取漠然态度或强硬手段,结果更加剧了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以致于群众集结,发生了暴力事件甚至是流血性事件。

  世界历史上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水门事件”,正是经典例证,无怪乎尼克松在总结整个事件时,会意味深长地说出这样一句话: “这是公共关系的失策”,他的失策其实就因没有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化“危机”为“契机”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 危机中既有危险又有机会。危机面前,政府若能够做到信息的发布,更加迅捷、真实、具体、透明,掌握主动权,让公信力回归,反而是加深政府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契机”。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和主流新闻媒体仅仅发布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这需要政府尤其是宣传部门具有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政府一方面要注重利用大众传媒进行舆论引导策略。通过向公众介绍真相以及正在进行补救的措施,做好同新闻媒体的联系,使其及时准确报道。以此去引导舆论,使不正确的、消极的公众反应和社会舆论转化为正确的、积极的公众反应和社会舆论,并使观望怀疑者消除疑虑,对政府产生信任。同时,党和政府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调控,使媒体要增加责任感,讲究人性化,保持冷静,避免炒作,讲究艺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政府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危机传播的引导水平

  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支撑的社会多元表达平台上,政府发声和舆论引导需要比过去更高更强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08年汶川地震紧急救援时期,政府一天一场、有时是好几场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放开新闻报道,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也各显神通,保障了灾情和救灾工作的高度透明。信息开放的结果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也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威望。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也是风险高发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调整,各级政府理应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各阶层意见和利益的均衡表达与顺畅沟通,促进干群之间的对话沟通,随时注意倾听民意、化解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地发展。

编辑:朱羽喆
 
 
  相关新闻
·人民时评:危机公关不是“丑闻消音器”   11-05-18 10:57
·矢弓:海南免税店该怎样应对信誉危机?   11-05-18 10:56
·雷钟哲:别把“道歉”当“公关”   11-05-18 10:55
·孙金栋:“丢卒保车”成为危机公关的惯用伎俩   11-05-18 10:5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④ 本网站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章、图片的著作权人为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4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B2-20080006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