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农民工古城找工作。 记者 张波 摄
“新生代农民工不想只做城市的过客,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我们有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昨日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李豫琦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帮他们真正融入城市。
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
占农民工总数一半以上
“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李豫琦代表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35岁以下,来到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暂居半年以上,未取得工作地城市户籍或居住证的农村户籍的青年人。
据悉,作为劳务输出大省,陕西2009年全省农民工总数有642.9万人,其中68.8%跨省务工,200多万人在省内务工。全省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超过390万人, 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66%。
西安市是全省新生代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区。全省200多万省内务工者中,西安市占了一半。
据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3月统计,西安市农民工总数约为103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一半以上。
特点
对精神文化渴求
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比老一代农民工更为强烈。”李豫琦代表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就业观念、生活方式选择上差异较大。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乡土社会的痕迹有所改变,穿着打扮与城里孩子无异,思维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更加趋向于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他们个体意识较强,电视、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使他们眼界大开,需求层次也水涨船高,由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需求转变。
渴望融入城市
不再只想赚钱就回老家
“他们的父辈打工挣钱后仍然会回到农村,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目的不再只是赚钱就回老家。”李豫琦说,新生代农民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命运的转变,他们试图离开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但由于主观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的制约,客观上为他们提供的文化设施相对贫乏,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层次还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