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商网讯 近年来,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众多城市相继向这一朝阳产业发力,意欲切分航空市场的大蛋糕。西安航空基地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航空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以产业链构建为纽带,走在了构建民用航空产业体系的最前列。
据了解,西安航空基地自2005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秉承“系统化构建、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理念,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聚集”战略,着力构建以整机制造为主干产业,以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为分支产业,以及以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维修、转包生产、航空教育培训、航空旅游博览等为配套产业的航空产业体系。2010年6月,国务院将西安航空基地批准升级为“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配套产业链 行程规模的产业集群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金乾生认为,现在有很多人在“航空热”中仅仅看到了产品和公司,而没有关注整个航空产业链。如果整个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发展不起来,单个产品的发展模式放在现代航空业实际上不堪一击。因此,必须要有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概念,把链条做起来,通过龙头项目形成几个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才可能真正带动起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才是振兴中国航空产业的必由之路。
目前,西安航空基地累计入区企业已超过420家,这些企业涉及航空制造、航空材料、航空维修、通用航空、飞行培训等五大产业板块,形成了以大型飞机和新舟系列支线飞机为龙头的整机制造产业链,以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核心的航空新材料产业链,以飞行模拟器和机场专用车为重点的航空专用装备产业链,以起落架收放作动系统和飞机电源管理系统为重点的航空机载设备产业链,以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和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为支撑的航空零部件加工产业链,以及以飞行学院和航空俱乐部为依托的飞行培训产业链。围绕飞机制造的关键技术,培育了全动仿真模拟飞机、4万吨模锻液压机、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镁锂合金材料等一大批市场前景广阔、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产业项目。一个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航空产业集群已经初见雏形。
产业链与企业互补 实现产业价值的兑现
全产业链的构建使得西安航空基地有效满足了西飞公司、西航公司、一飞院、试飞院等龙头单位及配套企业的大量需求。另外,完整的产业链反过来又对一些龙头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长期为波音、空客飞机配套的德国浦菲沃机械制造公司已连续两次在西安航空基地扩大生产规模。
最终,全产业链也为基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航空零部件加工集群为例,仅2010年,就实现零部件加工收入约30亿元,成为我国航空和高端装备零部件加工领域最重要的承载地。
“十二五”期间,西安航空基地将紧抓航空市场快速增长、低空空域开放改革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以及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立足航空,集群发展;产业支撑,规模发展;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壮大集群规模为核心,围绕航空产业链构建和城市环境建设两大主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增强配套能力。力争到2015年,将航空基地打造成全国最适合发展航空产业与高端机械制造业的区域;到2025年,将航空基地建设成为全球航空产品采购供应中心、航空人才培养中心和航空技术服务中心。
延伸阅读:“新舟60”和“新舟600”飞行模拟机
西安蓝天仿真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民用飞机仿真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专注国产新舟系列飞机的配套仿真产品研制,已完成包括全动模拟机(FFS)、固定模拟机(FTD)和集成式程序训练器(IPT)等在内的全套培训设备,对支持国产飞机的国内外销售,航空公司运营支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高等级的飞行模拟机在培训飞行员时非常重要,使用模拟机培训飞行员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省时间、效率高的特点。“新舟60”飞机和“新舟600”飞机的高等级飞机模拟机完全按照真实飞机制作,所有的仪表与开关都使用真机原件,并且在机舱舷窗外的所有景物均为实景,拟真程度非常高。受训的飞行员完全可以在模拟机中体验与真机一样的操作体验。而模拟机还可以模拟飞机各种特殊情况如单发起飞,还可以模拟飞行式的特殊气象情况如雷雨、跑道结冰等,可以对受训飞行员进行全方位的紧急情况处理培训。
目前,该公司已经将“新舟60”及“新舟600”飞机的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制成功并投产,产品配置与国际最高水平完全一致,使我国具备了研制最高等级航空仿真设备的能力,在中国航空仿真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未来,还将进行C919和ARJ-21等机型飞行模拟舱的研发,未来还将瞄准国际市场,研发国外民航机型的高级飞行模拟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