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天去菜市场买菜时你会发现,菜价突然涨了不少,你有没有问过摊贩为啥菜价会涨?家住西安碑林区太白社区的王大爷就经常问,但每次得到的答案几乎都一样:天下雨,菜难出地,所以就涨了。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零售市场:下雨天绿叶菜每斤涨一元左右
边西街农贸市场,7日,青菜从前一天的每斤2元涨到了3.5元为啥涨价?零售商说:“关键是一下雨……关键是批发价都涨了”
“你看,前两天青菜才一两块钱一斤,今天都涨到三块五了。下雨天这菜,贵得更吃不起了。”
7日上午,在西安市边西街农贸市场,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市民王大爷转遍整个市场才发现,已没有每斤2块钱以下的青菜了。
记者调查发现,青菜价格从前一天的每斤2元左右涨到了3.5元,而菠菜、油麦菜和茼蒿等绿叶菜也涨幅明显,每斤都涨了1元左右。整个农贸市场,低于2元/斤的菜品只有小白菜、蒜苗、青笋和芹菜等。
绿叶菜价格集体“发烧”,不少摊贩卖青菜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一两块钱就能称上一斤,现在却都是按把卖。“不称斤,只按把卖,一把两块。”记者将一把青菜放在电子秤上,发现才4两。
记者找了其中几家商贩进行了询问。
“昨天青菜才2元钱一斤,为啥今天就涨了一块多?”
“你没看今天下雨了,菜从地里都出不来。”
“你今早卖的菜是昨天从地里出的,但是昨天并没有下雨啊,咋能出不来呢?”
见自己讲的“道理”被驳了回来,摊贩面露难色地改口说:“关键是一下雨,路就不好走,菜运不出来,而且一见雨水,菜就爱坏。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关键是今早的批发价都涨了……”
批发商:天下雨,菜难出、路难走,都是涨价的借口
西安朱雀农副产品交易中心,7日早上的青菜批发价格2.7元,直接涨0.9元为啥涨价?“看市场上菜量,如果菜少,就直接涨价了”。堵车也会推高菜价
为了破解王大爷的“菜价因雨而贵怪圈”命题,记者随后又赶到了上游的批发市场——西安朱雀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今早到市场一转,发现菜价突然涨了不少。”7日上午10时许,同为餐馆采购蔬菜和调料的市民周三娃和袁德发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市场的蔬菜区前议论着,而他们的车上已摞满了用塑料袋装好的青菜、菠菜、白菜和香菜等菜品。
“就今天涨得多,一下子涨了将近一块钱。”周三娃说,因为负责给餐馆采购,所以他几乎每天都要来市场批发当天所需的蔬菜。而他清楚地记得,大概10天前的青菜价格是1.2元。
“8毛的也有,但一般都是一块钱左右,就是昨天也才一块八。”周三娃说,而7日早上的青菜批发价格已是2.7元,直接涨了0.9元。
“油麦菜也涨了,昨天才1.5元,今天就成了2.5元,直接涨了1元钱……”袁德发插话说,“我也觉得奇怪,每次只要一下雨,菜价第二天肯定涨,今天是早上下雨,早上就涨了。”
“那些发大货(批发蔬菜)的,都是看市场上菜量,如果菜少,就直接涨价了。”已经批发了多年蔬菜的关翔说,“市场上发青菜的就那么几个,有时他们还会组成‘价格同盟’,同时涨价或降价。”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批发商孙洋的印证。“其实,蔬菜供应与需求关系才是菜价的决定性因素。”孙洋说,他们赚钱的多少,也会受菜市大势、天气和自身经验的影响。了解每天的供需情况是他们的“赚钱”窍门,其中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巡市定价”。
“每天凌晨开始批发前,我们都会派人在市场内先‘巡市’。”孙洋说,“巡市”并非是“随便逛逛”,真正目的是看看进场蔬菜的总量,特别是算出同类蔬菜和竞争性蔬菜的数量,最后,根据前一天掌握的买家购买数量,确定当天的菜价。
“天下雨,菜难出、路难走,都是涨价的借口,也是随便一说,不过有时真的希望下雨。”孙洋说,天一下雨如果市场同类菜少,他们就会涨价。但是,在批发过程中,也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价格。“不可能让菜砸在自己手里么,毕竟绿叶菜也放不住。”孙洋说,“不过一次涨价一块、八毛都是很正常的。”
此外,甚至高速路堵车都会成为菜价涨的理由。孙洋说,假设上午收到风,某一高速路大堵车,可能导致蔬菜很难及时运到市场,这种意外也会第一时间推高蔬菜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