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天下 > 国际博览 > 正文
摘要 :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一位法国作家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距离上一位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2008年获得此奖,仅仅相隔了6年。”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一位法国作家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距离上一位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2008年获得此奖,仅仅相隔了6年。这真是个让其它国家甚至大洲“羡慕妒嫉恨”的节奏。

   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年表上一查,相隔6年还不算是最短的。事实上,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首位获奖者就是名叫苏利·普吕多姆的法国诗人,1904年又颁给了另一位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此后,直到1964年萨特获奖前的半个多世纪里,诺奖以平均6到10年的间隔不断落在法兰西土地上。萨特之后,也许是诺奖评委广泛地聆听到了更辽阔文学世界的呼声,使得更多的选择涌进了投票箱。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国人神奇的获奖韵律又有某种回归之势。迄今为止,在111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有15位法国籍获奖者,堪称世界之最。

   法国文学为何特别受到诺奖的青睐?通过采访,记者追寻到这样两个答案:法国作家在文学本质上的坚守和法国政府在文化传播上的积极扶持。

   当代法国作家仍在坚持写作

   “说实话挺吃惊的,跟其他得奖者比起来,莫迪亚诺不属那种破坏性非常大的先锋作家,没有非常鲜明的异于传统的追求。”法语文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介绍说,莫迪亚诺的作品在法国属于略带一点通俗的,大众接受度不错。就拿莫迪亚诺2007年出版的最新作品《青春咖啡馆》来说,依旧以回忆和寻找为主题,“带一点淡淡的忧郁,很符合文学青年的需求”,在法国出版两周销量即突破10万册,并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2007年度最佳图书”。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上一篇: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换造型 笑颜如花盘发更有风情
下一篇:肯总统应诉国际刑事法院 律诗要求法院放弃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