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大肆贪污公款的同时,金建平还有索要、收受贿赂,设立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

  然而,苦尽甘来,功成名就,金建平的心理却愈发不平衡。他自觉为工作付出太多,功劳太大,得到的却太少。

  “担任燃气集团总经理后,他的朋友圈非富即贵,给他强烈刺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一些私营老板挥金如土,生活奢华;一些大型国企高管收入畸高,这些都让金建平十分羡慕,心理落差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2005年,一度有传闻,称金建平可能会“更进一步”,前往某区(县)任职,结果却没了下文,金建平更感不平。

  他自问,论能力、论成绩哪一项比别人差了?燃气工作对安全生产要求高,自己长期失眠,每天为安全生产担惊受怕,拿什么来弥补?那些比自己差的人都坐拥万贯家财,自己把企业从十几个亿发展到几百亿,凭什么年收入只有几十万?

  一念错,步步错。随着内心欲望不断膨胀,金建平“捞一把”的念头越来越强。

  肆无忌惮,把企业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

  金建平案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伙同一些私营老板,利用订立虚假合同的方式贪污公款。他贪污金额最大的一笔达2000多万元,最小的一笔就是第一次贪污的260万元

  2005年7月,金建平有意购买南开区一处房产。此时,他终于按捺不住,将手伸向了公款。

  为掩人耳目,金建平找到私营老板陈某某,向其提供了一份燃气集团的空白合同,并提出以燃气集团名义,与陈某某公司签订一份金额为260万元的虚假合同。同年8月,合同生效。等了两个月后,金建平便要求陈某某开具两张空白支票,并使用其中一张支付了250余万元购房款。

  “金建平案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伙同一些私营老板,利用订立虚假合同的方式贪污公款。”直接参与办案的天津市纪委干部说,贪污第一笔公款后,一直没有人发觉,这让金建平大为得意,自以为犯罪手法高明,“天衣无缝”,随后一发不可收拾,胃口也越来越大。

  2008年下半年,金建平得知下属单位账上有1000余万盈余资金,贪念大动。以集团急需资金为由,指示集团下属分公司经理姜某采取与私营企业签订虚假工程合同的方式,将该款倒至账外,存入多人个人银行账户中。后由金建平将扣除税费的959万余元取出用于本人投资理财。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金建平贪污起来肆无忌惮,简直把燃气集团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他贪污金额最大的一笔达2000多万元,最小的一笔就是第一次贪污的260万元,累计居然达3600多万元!利令智昏,不外如是!

  大肆贪污公款的同时,金建平还有索要、收受贿赂,设立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

  金建平在读MBA期间,结识了私营老板杜某某。2005年,燃气集团下属城建学院教学楼等工程招标,杜某某欲承揽该工程,遂向金建平“求援”。金建平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杜某某中标。为答谢金建平的“无私”帮助,杜某某多次向金建平行贿。比如,得知金建平看上某处房产后,杜某某便“大方”地为其支付了购房款累计117万元。

  一位下属因为得到金建平提拔,借过春节之机,连续4年到金建平家向其亲属送红包,累计送出40万元。金建平获悉后,也坦然“笑纳”。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金建平共索要、收受贿赂400多万元。

  自以为是:业务好了能一俊遮百丑

  金建平用赃款购置了一栋别墅,并耗费巨资装修,怕被人举报,也不敢住。办案人员问他:这房子你住过么?他回答:住过,就体验过一晚

  “他是‘过日子型贪官’,爱财。”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金建平违纪违法所得赃款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用于购置房产;二是用于理财;三是倒到国外。

  案发后,在金建平一处房产内,办案人员发现了大量茶叶,而其中很多已经过期,金建平也不知道。

  金建平曾用赃款购置了一栋别墅,并耗费巨资装修配备高档家具,怕被人举报,也不敢住。办案人员问他:这房子你住过么?他回答:住过,就体验过一晚。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金建平无疑是“能人”,可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上开始变质,就迅速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严格家法,不犯国法。”在公开场合,金建平一贯如此要求下属。可“法”总挂在他嘴上,并没有进入他心里。案发后,他坦承,学习只是走形式、摆样子,“很少学习廉政方面的党纪党规,对法制的观念也十分淡薄”,“总觉得只要把集团业务干好了,事业稳定发展,就能一俊遮百丑”。

  “无法平静。”金建平忏悔说,“自己所犯罪行之严重,给党组织造成的影响之恶劣,是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的”。

  世上没有后悔药。金建平的“落马”,彻底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父亲得知他违纪违法后,气得大骂;一些原本以他为荣的亲戚,出门都觉得“抬不起头”。

  “腐败成本太大,代价太沉重。”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案发前,金建平精神饱满,头发乌黑;出事后,不到3个月,头发已经白了大半。

  监督不能走形式,制度不能当摆设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金建平的贪腐事实主要在2005年之后,“潜伏期”长达9年。这其中,对他的监督在哪里?制度约束又在何处?

  就在金建平“出事”之际,天津市燃气集团和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合并,组建了天津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企业的继续发展。然而,金建平案依然影响着这家新组建的企业。

  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金建平案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国企一把手的监督,下大力气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决不能“牛栏关猫”。

  这一点和办案人员的观察不谋而合。

  “他在燃气集团工作30年,可以说是‘树大根深’,完全掌控了集团局面。”办案人员说,金建平的口头禅是“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在燃气集团向来说一不二。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金建平的权力欲极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不点头,啥事都办不成。再加上确实做出了成绩,因而在员工中威信高。没有人敢质疑他,更别提监督。

  燃气集团一名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集团也有诸多制度,但制度是对别人而言的,对金建平没有约束力。比如,按照规定,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要经过集团领导班子会议集体决策,但金建平对一些事项,要么以保密为由绕过去;要么干脆一人独断,直接指挥到具体岗位。

编辑:

相关阅读

上一篇:北大前学生会主席盗窃获刑 称把偷东西当解压方式
下一篇:蓝翔就业率黑幕曝光:异地分配工作目的是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