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摘要 : 在此中学校园内,赫然有电子屏幕打出了“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幕。把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拉扯到“中学女婿”,似乎有点牵强附会。

 安徽某中学贺女婿获诺奖 攀女婿不如培养好儿女

安徽某中学贺女婿获诺奖 攀女婿不如培养好儿女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很多人在讨论,诺贝尔奖和咱们有多遥远。在安徽蚌埠,有人说,今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的女婿。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在此中学校园内,赫然有电子屏幕打出了“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幕。

  ■三言两语

  ●关系攀得真是脑洞大开。

  ——毛茂

  ●诺奖女婿哪家强,到安徽真的强!

  ——李芬安

  ●学校称,本意是鼓励学生向吉娜学习。是恭贺我校女生早早拿下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东方冷

  ●能干点儿正事,要点儿脸不?

  ——蔡盼

  ●我们不光能把丧事办成喜事,还能把别人家的喜事当成自己家的喜事!安徽芜湖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蚌埠一中的女婿获得诺贝尔奖,还祝贺呢。

  ——杨禹

  ●向吉娜学习嫁个好老公吗?

  ——隋永顺

  ●总算又挖出了一条诺奖与咱们沾亲带故的信息!

  ——张亮

  ●这光沾得也是醉了。

  ——敬山阳

  ●这是中国人想得诺奖想疯了的节奏吗?

  ——易好

  ●岳父,表鸡冻,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李苏梅

  批评

  拉关系拉不来诺奖

  一如既往地拉亲戚关系,一如既往地对获得诺贝尔奖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老师进行狗血的励志采访:对埃里克·白兹格的妻子吉娜,她的一位同学这样评价道,“不偏科,每门功课都很强,一直是年级前几名,不死读书,学习特别轻松”,她的一位老师说,“这小孩就是个学习的苗子,智商超常,善于总结归纳”。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土生土长的国人学霸获得了诺贝尔奖。冷静之后,才会悄然大悟——原来是她在美国的老公拿了奖。

  一个很明确的逻辑问题是,当年的中国学霸在小时候学习如何好、是不是学习的苗子,与她现在的婚姻没有必然的联系。婚姻伴随着许多的感性因素,智商和情商又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人家的老公获得了诺贝尔奖,挖这位学霸的故事,似乎并不怎么符合常理。

  但是,在我国,不知道是不是天然存在一种“诺贝尔奖饥渴症”。无论是哪一年是哪国人获了诺奖,无论人家祖上到底是不是华人,只要是“七大姑八大姨”,抑或是“七大姑父八大姨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那也不妨碍我们对这些人的姑姨和姑父、姨父的生平事迹报道出来。比如,某年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了诺奖,有人便重点突出了“出生于上海”、“是钱学森的堂侄”、“中科院名誉院士”的身份。

  需要明确的是,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拉亲戚关系拉不来真正的诺贝尔奖,挖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关系的人的生平轶事,不会让国人和诺贝尔奖离得更近。以上所有的拉关系之举,除了能够说明华人、黄种人的智商以及华人嫁的老公的智商不低之外,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一个学术腐败严重、论文抄袭严重、教授多现品行不端现象的高校与科研体制之中,鲜有让国人教授获得国际性学术大奖的那块土壤。

  同时,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立项往往被权力拥有者把持,学术不独立。同时,大学与科研机构科研经费过度依赖于公共财政。对比之下,西方大学多数科研经费都来源于个人或企业捐款与赞助的体制机制则灵活了许多。

  更可笑的是,据了解,当下我国对于诺贝尔奖的迷恋症已经发威,现在有部门组织了一个“万人计划”,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笔者认为,这种10年之后冲击诺贝尔奖的做法非常像五六十年前习惯于提出的“亩产多少万斤”的跃进目标。

  正如王国维先生也讲,“提高最高之学术,国家最大之名誉也。”学术发展并非小事。因此,诺贝尔奖不是不可以迷恋,任何一个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追求。但是,摇着尾巴、踮着脚尖去和人家那些已经拿了诺贝尔奖的人拉关系,是断然实现不了拿诺贝尔奖的梦想的。实际上,有些看似复杂而难以争取的东西,说一千、道一万,不过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规律”而已。

 

编辑:新闻实习生

相关阅读

上一篇:小米黄牛兜底:线下渠道分销 两年半收入逾千万
下一篇:传《康熙来了》停播 蔡康永经纪人回应没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