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民用无人机市场无准入标准
航拍摄影爱好者付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接触无人机到现在已经有数年的时间。目前市场上可以购买的无人机设备样式繁多,从遥控飞机飞行器到四轴四旋翼飞行器或八轴飞行器,各种遥控飞行器样式层出不穷。
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在淘宝上输入“无人航拍器”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的商品数量多达1300余个,包括直升机模型的航拍飞行器和各种旋翼飞行器,样式十分之多,而且价格差距悬殊,从最简单的小型无人航拍设备200元左右的售价,再到10万元级的专业无人航拍设备,在配备的各类装备上也都千差万别。在大小上也从十几厘米的小模型到2米多的“大个头”悉数都有。
“我肯定是要选择最正规的大厂出产的无人机,小厂家的无人机我肯定是不会买的。”付先生说,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因素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正规大厂商出产的无人机都配备专门的GPS导航模块。除了能够防止无人机起飞后“失踪”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是正规GPS模块上会预先存储相应的禁飞区域的数据。
付先生介绍说,如果在禁飞区域打开无人机,GPS模块在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后,会做出不启动的响应。“也就是说在禁飞区域,正规的无人机根本就不能开机起飞,这也避免了在禁飞区飞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付先生说。
据媒体报道,在2013年9月召开的2013中国无人机系统峰会上,有专家表示无人机领域目前有44项国家军用标准,但民用领域的国标和行标仍为空白。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称,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在峰会上透露,工信部正在制定无人机市场准入要求,交通运输部在制定无人机频谱要求,民航总局关于无人机的安全性试航标准也在酝酿中。
但北青报记者发现,截至目前尚没有明确有关民用领域的无人机相关标准的公开报道。记者池海波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