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解读
终身负责让法官审判时更谨慎可避免冤假错案
林喆:近几年一些地方法院已经在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公报也是对这些法院改革成果的肯定。对案件终身负责,随时都可能被倒查问责,这会为司法人员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审判时会更加谨慎、小心,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关案例
河南法官错判案被追刑责
8年历经8次审判,4次被判处死刑,如果不是最高法收回死刑复核权,恐怕他早已殒命……今年8月22日,福建省高院宣布念斌无罪,这桩跌宕起伏的投毒杀人案终于尘埃落定。
自2013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以来,一批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为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各地也在探索错案追究制和法官办案质量负责制。
2013年初,一起发生在河南陕县的案件引发关注。一起造成三死两伤的交通肇事案,在受害人家属没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法院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为由,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事后,法官以“眼睛花”来解释错判原因。
之后,三门峡和陕县两级法院召开发布会,主管副院长和庭长均受到处理,主审法官被追究刑事责任。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在今年的河南两会上表示,截至1月20日,已有10名法官、7名领导干部被追究错案责任。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