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还被看好吗?
奢侈品不再那么好卖——这恐怕是反腐这一催化剂给中国奢侈品市场带来的新常态。
国际奢侈品集团的大佬对此感到忧虑吗?
今年7月,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之一——开云(Kering)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诺(Franois-Henri Pinault)在法国巴黎总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中国政府的反腐倡廉行动,给世界发出了一个很好的信息。从全球150多年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有些国家发展曲线是,经济起得快,落得也快,比如阿根廷。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不健全,或者是有法不依,法律对控制腐败现象无能为力。在我看来,一个国家拥有强有力的法治,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富有实效的反腐行动很好,对奢侈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长远发展很有利。
皮诺还补充说,就眼前来说,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行动其实对他们旗下各大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影响不太大”,“因为我们的这些产品并不是典型的送礼产品”。
和皮诺一样,事实上,全球奢侈品商依然看好“去泡沫化”后的中国市场,他们看好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他们相信一定能从中国社会更健康的发展中找到更多的商机。
瑞士信贷10月14日发布《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为奢侈品商打了一剂强心针。报告指出:全球中产阶级的数量为10亿人,其财富在1万至10万美元之间;中国的中产阶层数量自2000年以来翻了一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国内地个人平均净资产2000年以来增加迅速,从5670美元达到2014年的约2.13万美元,个人资产中值为7033美元,2010年以来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升值。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第三,比第二位的日本少8%,比第四位的法国高44%;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家庭资产以金融资产比例较高,占49%,原因是储蓄率高。预计2019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将超过5300万人,而中国资产过百万美元的人数是118万。
这些数字很明白地告诉商人,中国尚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释放,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热爱才刚刚开始,只是,是时候调整战略了。“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争夺已从迅速的地盘战,转向缓慢而稳定的战略重点。全球品牌的心态正从‘我们在哪里寻找增长’转向‘我们如何创造增长’。”业内人士如是说。
编辑:秦一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