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阿里15年来的成长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被视为“神一样的存在”的灵魂人物——马云作为战略和营销高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运作能力,除了阿里声震业界的公关部外,还有一个广为传诵的例子可以证明之——2000年在国内互联网业疯狂烧钱和后来最萧条的时候,马云几乎从未动摇,别人烧钱时他默默地在杭州“耕地”,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别人大放悲声时,他把金庸大侠和众多互联网同仁请到西湖去豪情“论剑”。
(百变马云,阿里发展历史上的诸多战略魔术大法皆源于他的“善变”)
白手起家,马云对付资本家更是自有一套战略和方法体系。阿里成长历史上,孙正义和杨致远代表的“资本大佬”对其影响深远,这才有了2007年B2B业务在香港的上市摘取果实,可一旦发现依靠“人民运动”式的销售模式无法支撑公司业绩时,马云和他的团队又在C2C业务(淘宝)和后来发展出的B2C(天猫)上安全落地,可以想象,阿里在美国上市后,一旦这一块业务出现增长停滞甚至快速衰落,马云要将“舅舅家的家产”再装入上市资产囊中,在资本市场祭出另一面新的大旗——上面写着“支付宝”三个大字连带可以无边畅想的网络金融业务。
从阿里巴巴B2B业务到淘宝、天猫再到支付宝,马云的“七十二变法”可以让资本家永远可以保持“饥饿状态”,我们称之为“价值延宕”模式——就像在小狗面前晃着那块诱人的骨头,阿里不断变化着的明星业务永远在吸引着那些追逐“100%利润”的资本家们快速跟进,而马云就像那个魔术师,一边掏东西,一边还在想着下面该出什么货了。
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