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摘要 : 在生物产业领域,打造“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陕南原料药种植加工基地,西安、咸阳、杨凌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基地;

  自2012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榆林高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积极突围,大力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资源型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以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为契机,把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龙头,强力推进风电开发;构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产业链,推进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示范工程,建设国内知名光伏产品生产和应用基地;探索发展风光互补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引导企业开展风光互补以及风光储一体化技术研究。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镁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发高效电捕焦、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等节能环保材料。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黄芪、甘草、沙棘、麻黄等中草药材生产加工,大力发展蓖麻、紫穗槐、长柄扁桃等生物质提取。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新能源材料、非金属型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榆阳陕汽新能源汽车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建设配套服务设施。 
  …… 
  我省的六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已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崛起的高地。 
  七大产业“并驱” 2015年实现3000亿产值 
  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我省制定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设立8亿元专项引导资金;从2010年起开始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相关产业的培育和成果产业化;重点对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发展领域和知识创新基础工程等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大金融支持……上半年,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率达1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稳发展。上半年完成产值约500亿元,同比增长约9%,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约20%。其中,航空航天、石油钻采设备、高端输配电设备等三大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我省新材料产业主攻高端应用,巩固拓展中低端市场,新材料产业保持持续稳步增长,上半年产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以钛及钛合金为代表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产业仍将是我省新材料产业主导力量,钛材产量约占全球20%。 
  生物医药产业上半年产值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约14%。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企业进一步聚集发展。 
  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约13%。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形成了以光伏组件生产、光伏发电和光伏检测等为核心的完善产业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陕汽集团微型电动车、LNG/CNG重卡和客车已投放市场,上半年销售突破3600辆,产值约11亿元。比亚迪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轿车研发快速推进。E6电动轿车、K9电动客车等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 
  在节能环保产业,我省加大对LED照明、余热余压利用等产业的支持和补助力度,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推广应用。 
  七大产业驱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根据《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和完善100个创新平台(包括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重组10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完善20个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撑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园区为载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同时,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西安、宝鸡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杨凌、榆林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高端人才、技术成果和金融资本加速向创新型城市聚集,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到2015年,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国内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高地。

编辑:王振力

相关阅读

上一篇:认真落实政策秉承依法办事 坚持有事多商量当面听诉求
下一篇: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昨在西安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