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2014年10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的获批,意味着今年新升级“国家队”的新区数量达到5个,全国国家级新区总数上升为11个。

  国家级新区被如此密集地批复,原因何在?是否意味着含金量的降低?目前新区发展存在哪些普遍问题?本期新华有约,我们共同探讨。

  嘉宾: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肖金成

  国家级新区根据时代设定 目前尚未制定明确标准

  主持人:国家设定这种国家级新区有一定的标准吗?这个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肖金成:国家级新区的标准和条件实际上是根据一个时代的需要所设立的。比如说第一个新区是上海浦东新区,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有几个动因。第一个是80年代我们设立了四大特区,深圳、珠海、山头和厦门,经过十年的发展,尤其这四大特区对改革开放的实验,对当地的发展以及对整个改革开放来讲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新区的经验也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同时上海的浦西,我们知道上海市区主要在浦西,也就是黄埔江的西边,黄埔江以东大部分还是农田,城市基础设施也很薄弱。为了发展上海、减轻浦西的压力,继续在浦东开拓更大的空间。我想当时设立浦东新区实际上有一个重要的考虑。一方面借鉴特区的模式、特区的经验,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举措来考虑。二是为了疏解浦西的功能,减轻浦西的产业和人口压力。三是为城市拓展新的空间。这若干个动因才使国家设立了浦东新区,当然当时之所以叫新区我想这和浦西是有关系的,浦东相对于浦西来讲是新的城市拓展的空间,所以应该叫新区。

  我想当时如果不是在浦东、不是在黄埔江以东,可能叫浦东特区也是完全可以的。这是从它的功能和意义来讲,实际上它是具有承载国家战略北移,实际上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所以我想大家认识新区可能要从浦东来考虑,既是一个城市的新的城区,也是一个新的特区,实际上它承载了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早一点开发浦东可能效果更好。

  主持人:这是不是也就是今年国家密集成立新区的重要原因。

  刚才你说了今年一下推出了五个。我想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方面是新区从设立之后,它的效果非常明显,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此外,它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来讲,起到了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所谓的经济增长极就是在一个区域内为了促进这个区域的发展,选择一个优势比较多的地方,给它一定特殊的政策,另外给予资金的支持,并吸引大量的资本和企业到这个区域来,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这样的效果实际上是一个增长极的效应,既然通过增长极可以促进这个区域的发展,那么这种效应也是可以运用的。

  所以今年以来在西部一些地方也批准设立了一些新区,国务院的意思也就是在中西部地区能够通过设立新区来聚集产业和经济要素,使它迅速发展起来,从而能够带动区域的发展。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上一篇:大连长兴岛“嘉诚339轮”搁浅 已发布航行警告
下一篇:中超感谢北京国安! 联赛历史上最大逆袭能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