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摘要 : 白阿姨和多年的好友兼麻友56岁的樊阿姨“闹翻”了,起因竟然白阿姨在老友家挨了一巴掌。

  最近,一向爱打麻将的白阿姨很久没有出去和老友们活动,子女们觉得奇怪。追问下才知道白阿姨和多年的好友兼麻友56岁的樊阿姨“闹翻”了,起因竟然白阿姨在老友家挨了一巴掌。

  麻将桌上挨巴掌 恼羞成怒弃牌局

  白阿姨53岁家住西安市友谊小区。每周三下午两点,是白阿姨和老友们打牌的日子。那天轮到樊阿姨“坐庄”,牌局还未开始,老牌友们就提早赶到樊阿姨家里边等边聊天。 大家正玩得开心,樊阿姨5岁的小孙子路路满脸通红得回到家里,白阿姨特别喜欢路路,放下手里的麻将,将孩子叫到身边说,“来,给奶奶唱歌儿歌。”谁知路路把头转向一旁说,“不!”白阿姨以为路路害羞,就捏了捏路路的小脸说,“唱歌奶奶给你一块钱。”路路边挣脱边说,“不么!放开我!” 只听“啪”的一声,路路扬起右手在白阿姨的脸上狠狠打了一下。挨这么一下,白阿姨很久没回过神,“当时屋里有9个人,看见这情景大家顿了一下,紧接着哄堂大笑。尤其是路路奶奶,不但没有责备孩子,反而笑得前仰后合。我当时特别生气,感觉脸和耳根子火辣辣的。”白阿姨觉得非常没有面子,牌没打完就回家了。 “我越想越气愤,就算她疼爱孙子,也不能由着孙子胡来吧。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作为家长就应该立即制止。”白阿姨说。

  9月15日,记者见到了樊阿姨。说起这事儿,樊阿姨平静很多。“最近她不理我,想也是这事儿。当时我孙子可能口渴了,但她还一直逗孩子。孩子生气很正常。”樊阿姨说,“事后想想,也觉当时做的挺不妥当,没有给她面子,过两天等她气儿消了,我再带孙子上她那道歉去。” 幼儿出现推搡、打人、咬人家长别慌孩子只是进入了心理反抗期 孩子表现出推搡、打人、咬人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军认为,孩子出现这样的举动,家长不要过分解读,不要将其理解为带有敌意的攻击行为。 “从3岁开始,孩子开始有一个心理反抗期,随着孩子身体发育,力量逐渐增强,孩子在感受自己的成长,内心的独立意识强烈。便会有一些肢体上的表现,这是成长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就像少年时要经历青春期一样。” 蔡军说,幼儿园大班以后,孩子的攻击性就会大幅度减少。

  华商播报记者 郑唯舒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阅读

上一篇:防山体滑坡 20多民警排查危险区域隐患
下一篇:看到路面塌陷 60岁保洁员雨里值守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