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雨会不会给西安地铁运营带来影响?西安市地铁办安全质量监督处负责人说,无论是正在运营的地铁还是在建地铁,都有多重安全措施,可确保平安无事。
预警:气象、地震、防汛,有警报人人备战
9月15日,秋雨一直下,西安地铁应急保障大队的200多名队员们依然在进行艰苦训练。除了防恐、反恐训练外,在雨季里,他们训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防汛应急演练成了阶段性的重点,内容包括设施的熟悉,设备的使用,及其他常识和技能。 据介绍,在汛期期间实行领导包线、处室包站、三级值班工作机制,全天候24小时值班值守。地铁公司、运营分公司及各施工、监理单位防汛机构人员保持通信畅通,及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西安地铁已经与气象、地震等部门达成了信息共享共识。一旦有灾害性天气、地震、或者市政设施突发异常等事件,这些部门发出的预警信号将第一时间传到地铁控制室,并被迅速转发到相关人员手机上,特别紧急的情况将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到本人。一旦收到预警信息,当事人就进入备战状态,直接责任人和抢险人员直接前往现场,其他人员整装待发,等候命令。
措施:防水墙、抽水泵、沙袋,地上坑道都有办法
目前,西安地铁正在运营的一、二号线共有车站39座,出入口143个。防止雨水倒灌是正在运营的地铁防汛最重要的内容,在地铁设计时,抬高出入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建“防水墙”就是设计内容之一。实际上,“防水墙”并不是一堵墙,而是根据地势等修建的台阶,通场情况下,防水墙与路面的落差应该在60厘米以上。目前,西安地铁有3个台阶的出入口共有105个,每个台阶15厘米,再加上人行道与地面台阶15厘米的距离,刚好是60厘米。此外还有2个台阶的出入口25个,1个台阶的9个,没有台阶的4个,这些出入口一般地势较高,相对于地面的落差也较大,经过计算最终确定相应的台阶数量。假如“防水墙”未能有效拦截住水,储存在各站仓库里的沙袋、彩条布、防洪膜、挡水板等物资将被运到出入口,组成新的防水墙。如果还有水流进出入口,这时位于地铁距离地面最近的一组台阶下的沉井将成为另一道保障,它们将把灌进来的水收集起来,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沉井中的水泵将自动开启,可快速地将水抽到地面上的市政排水管网。在建中的地铁工地也有三道防水措施。其中人们常见的围挡下面的水泥墙高60厘米,就是第一道防水墙,它们将配合沙袋等物资,确保围挡外积水不进入围挡;在基坑边还有一道防水墙,同样高60厘米,它们确保围挡内积水不进入基坑;基坑内的雨水数量不会很大,它们将被集中,并由预留的水泵抽到围挡外。
人防:地面巡逻、应急抢险、邻里互助,一旦有事四五十人立马到位
为确保防汛安全,西安地铁每个站点的工作人员都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清楚该区域遇到雨天时的水情,结合地铁建设实际情况,地铁一二号线共确立了8个防汛重点车站,分别为一号线朝阳门、通化门及长乐坡;二号线北大街、永宁门、南稍门、小寨及纬一街站。在汛期将对这些重点区域、部位加强巡视密度,严防死守,发现险情及时处置。通常情况下,一旦有短时间强降雨或连续降雨发生时,地铁每个站点都会派出人员查看地面上数百米内的变化,如污水、雨水、天然气、电力等管道是否正常,地面是否出现裂缝或沉降等,一旦发生将和市政等相关部门紧急对接,及时处理。同时,地铁还组建了200多人的应急保障大队,一旦有事将紧急支援。每个站点还有约15人的应急保障团队,他们是处理险情的第一支队伍,随时处于待命中。
此外,还有站点之间的联动联防机制,实行“一点有汛,全线联动”,如钟楼站发生险情,永宁门和北大街站的人员、物资将迅速到位,3站的应急队伍人数约50名,就能基本应对突发事件。最新情况:因天雨地铁在建项目土方工程半停工据介绍,西安地铁目前在建的工程有地铁三、四号线和西安至临潼线的一个标段。这些工程大部分都处于土方施工阶段。连续降雨致使土方运输困难,为确保安全,大多数土方工程都暂停作业。相关人员借难得的时间进行修整和培训。一旦运输恢复,土方施工将立即开始。
华商播报记者 王卫平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