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电影《古路坝灯火》开机仪式在陕西汉中城固县五门堰举行,影片再现了抗战爆发后,西北联大师生步行南迁读书的故事。导演莫伸介绍,电影将要在城固县、南郑县取景,预计整个拍摄将持续一个多月。
10月13日上午9时许,在城固县桔园镇五门堰,举行了《古路坝灯火》的开机仪式。天虽飘着小雨,却并未浇灭演员们的热情,他们中已有人穿上了灰色长衫,剧中的女学生们也已穿上了当年的校服,俨然回到了1937年的抗战年代。据悉,影片讲述了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一批从天津、北平等地迁移到城固县古路坝村的西北联大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勤奋苦读、报效祖国的故事,讴歌了在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知识分子们为国分忧的可贵精神。
古路坝位于城固县城南12公里董家营镇古路坝村,其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之一,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1937年,西北联大工学院借教堂的房舍,在此办学长达7年之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13日上午,该片导演莫伸带领剧组演员吴旗、任晗、李德强等同大家见面。莫伸介绍,剧组于10月12日已经在汉中拍摄一天,会在城固县董家营镇古路坝村、桔园镇的五门堰及湑水苑、南郑县黎坪等处取景。“为筹拍这部电影用了1年时间做准备,预计1个月可以完成拍摄工作。”莫伸介绍,该片预计在2014年底前会完成全部拍摄及后期制作。
华商播报记者 王雨薇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