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凌晨,运载胡琏兵团的商船已抵达金门料罗湾海面,在大陆用肉眼便看得清清楚楚。由于风浪大,部队不能登陆,商船停泊不动。
10月24日,胡琏兵团已在金门海绵停留了一天一夜,一俟风浪平息就准备登陆换防李良荣的22兵团。
得知这一消息的解放军十兵团仍然做出了抢在胡琏兵团之前占领金门的决定——出发之前,邢永生正是为此愁眉不展。
“金门作战早打三天,晚打三天,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惨痛的结局。早打,胡兵团未到;晚打,胡兵团到了,敌变我变。如今偏偏选的是敌人最强的时候: 李未走,胡已到。结果,我军在北岛登陆,胡琏在南岛下船。在最关键的时刻胡兵团的生力军源源涌入战场。我军愈打愈少,敌军愈打愈多。”
多年之后,解放军上将刘亚洲在《金门战役检讨》一文中写道:“事至此,已不可为了。”
而国民党史也承认:“25日夜间,共军获得修整及增援,战力又告恢复。若非十二兵团增援,金门原有守军,势难达成其任务。”
国民党战史中提到的25日夜间的解放军增援部队,实为大陆后方与当夜派出的246团团长孙云秀率领的包括从全团抽调的30多名战斗力骨干在内的300多人的首批增援力量。
孙秀云上岛后,一度将战局改观,但终因胡琏十二兵团参战,寡不敌众,失利后撤入深山。10月28日清晨,被包围突围无望的孙云秀在打到几个敌人后,对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
国民党战史记载:“孙匪云秀极为剽悍,饮弹自尽后,尸体兀自屹立而不倒。”
之后,解放军又采取了两次“添油式”渡海增援,分别为一支包括200余名战斗骨干组成的战斗部队和一支由三十多名骨干组成的接应伤员的小分队。
但飞蛾扑火,杯水车薪,无助战局。
27日,十兵团做出不再增援的决定。28日,金门岛上只有零星的枪声偶尔响起。
此战,解放军共登岛9086人(含船夫农民350人),参战的13名团职干部,36名营级干部尽数牺牲或是被俘。登岛战士共计阵亡3873人、被俘5175人。登岛部队之损失,被毛泽东称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损失。
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