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家投资担保公司“崩盘” 两年前警方就曾预警
连日来,西安多家冠以“投资”、“担保”的公司出现法人代表失踪、机构关停的状况,众多投资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针对近期连续发生的类似事件,华商报记者昨日走访了西安市金融办、西安市工商局和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大量河南投资担保公司两年前进入西安
“河南人在西安开办的担保公司还比较多。”昨日上午,西安市金融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河南曾在2012年左右,对当地的非法融资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此后一些被打击的投资担保机构就将目标转向了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据了解,2012年西安市政府曾接到西安警方提供的情况汇报预警提示:有大量河南洛阳的投资担保公司进入到西安,这些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打着“担保”的旗号,以高息为诱饵,从事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理财、高利放贷等行为,严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也存在潜在的巨大的风险。当时政府部门要求对这些非法融资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其间非融资性投资担保公司一律停止注册登记。
工作人员表示,2010年之前,国家对融资性担保(投资)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投资)公司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统称为担保公司。
2010年,中国银监会出台规定,明确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概念和业务范围,并且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属于前置审批,必须先有银监会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如果没有该证件,就不得从事融资业务。从业务合作对象上来说,这些机构是与金融机构开展担保业务,与一般的老百姓并不发生业务。
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没有银监会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其监管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西安今年3月初开始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融资机构
2012年起,陕西省要求各市逐步清理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西安市也设立了打击和处置非法融资的办公室,机构就设在西安市金融办。今年3月初开始,根据陕西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西安市又加大了打击处理非法融资机构的力度,对这些机构的名称、业务范围、从业人员等,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但是一些投资担保公司直接到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监管权也随之到了省工商局。为了打击这些经营机构的非法经营行为,陕西省工商部门又出台规定,要求对已经在省工商局注册的投资担保公司进行属地管理,同时要求工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非法集资和非法公众存款等行为,要及时移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检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金融办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年初,西安市金融办再次要求全市行政区域内企业名称中包含“担保”字样,但未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在今年8月10日前主动到原工商登记机关办理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登记。“专门经营工程履约担保、投标担保业务的,应在名称中标明‘非融资性担保’等,并且也要注明‘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等字样,避免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受骗。”
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