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摘要 : 一个吃商品粮的梦想,将张夏的未来定格在了乡镇,如今他10岁的儿子,又开始了像他一样的奋斗历程,只不过这次不是户口,而是城市。

  60后:三代人的换户口梦

  听闻户籍改革政策要实施的好消息,刘运平很激动,也有些许感慨:“愁了多半辈子的事情,政府终于要给我们解决了。”

  “辛苦了一辈子,还没能换个城镇户口。”53岁的刘运平无奈地说,一本普通的城镇户口,牵扯着刘运平半辈子的悲喜,也影响着他一家四口的命运。刘运平老家在内蒙古一个经济落后的村子里,他的前半辈子都生活在那里,耕种几亩贫瘠的旱地,一年到头都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刘运平有个小他三岁的弟弟刘运安,很早就在县城工作,生活要比他好得多。“运安有城镇户口,早些年他家就能分到粮食,我们只能自己种着吃。”看到弟弟生活的改变,刘运平心中早早就有了个坚定的信念:要拿到非农户口。但在农村生活了许久的他并没有好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教育他,要好好学习,考到城里去,在城里工作并拿到城镇户口,生活就能好得多。”

  2010年,刘运平的儿子儿媳怀揣梦想来到西安打工,用自己的积蓄做起了小本生意,渐渐适应了城里人的生活,但他们手中的农业户口仍然给不了他们在这个城市的归属感。2012年,刘运平的小孙子蛋蛋出生,给刘运平家平淡的生活带来莫大的惊喜,但也有不少问题随之而来。“儿子儿媳都没有西安当地的户口,当时办准生证特别麻烦,儿子来回跑了三四个月才办好,而本地户口很快就能办好。”刘运平告诉记者,从儿媳妇怀孕开始,家人就为这个孩子的将来做打算,但农业户口的限制使得这个孩子连在城里出生都困难重重。

  为了照顾年幼的孙子,2012年底刘运平离开了内蒙古老家,来到西安和儿子儿媳同住。刘运平介绍说,儿子儿媳的店面在沙井村,自己和小孙子住在杨家村的出租房里,两地距离较远。小两口为了省些交通费,平常都住在门店里,周末才回来杨家村一家团聚。刘运平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住的条件不好,但他心里最想要的还是能在西安落户。“儿子一家能定在这里,我就安心了”。虽然现在不再为城镇户专属的那几斤公家粮,但还是希望儿子一家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因为户口得不到解决,家里好多问题都困扰着我们。”刘运平说。去年11月,刘运平因胆结石住进医院,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住院十多天共花去八千多元,这让本就拮据的刘家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没有西安户口,我们没有医保,看病只能自己掏钱。”刘运平叹着气说,“同病房的病人,出院的时候能通过医保报销一大半,我看着特别羡慕。”

  一次手术让刘运平的腹部留下一道疤,也给他心里留下一道印。“还是城镇户口好处多,一定要帮孩子们想办法转成非农户,以后就会少很多麻烦。”刘运平告诉记者,前不久儿子申请到了居住证,这是他今年最高兴的事。“有了居住证就可以申请公租房、廉租房,我们全家就可以生活在一起了。”说到这里,刘运平的脸上充满笑意。他告诉记者,居住证是他们走向城市的第一步,小孙子渐渐长大,不久就要面临上幼儿园、上学的问题,自己慢慢变老,也需要一些社会保障措施的扶助,而一个西安市的户口会让这一切变得顺利。

  听闻户籍改革政策要实施的好消息,刘运平很激动,也有些许感慨:“愁了多半辈子的事情政府终于要给我们解决了。”有了好政策,刘运平一家将会享受到一些城镇居民的福利,刘运平期待孙子蛋蛋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一家人都享受医保,就像他说的“很快就能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日子越过越好”。

编辑:程培虎

相关阅读

上一篇:中央定点扶贫陕西借力发力 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下一篇:陕西省国土厅副厅长李强赴受灾地途中遇车祸重伤